上医院除了看病 有没有别的可能?

严国庆

2017年12月25日08:48 来源:新民晚报

  上医院看什么,这还用问——当然是看病。那么还有没有别的可能?

  心生此问的起因是:我的朋友陪父母随团去了趟澳门旅游。回来后问她,看了哪些景,感觉好不好?她的描述中,所到之处照例有澳门观光旅游塔、民政总署大楼、妈阁庙、金莲花广场,以及极具标志意义的大三巴牌坊。无意间,她说到了医院。

  那天在穿行景点的游途中,当地的旅行社带她们来到一家医院。导游小伙兴致十足,说,大家发现没有,医院里十分安静。我们这里的居民平日讲究自我保健、生活方式、身心安全和自身调节。经常跑医院的人就少了。大家出门旅游为得快乐,健康是快乐之源,所以安排大家参观这个点……听着介绍,她们看见醒目的爱心标识,医院样子与内地中等医院相仿。在逗留的时间里,她们看见三两个年长者进出医院大门。

  从眼前的情形和导游的介绍中,我朋友她们开始领会导游的用意。觉得看的虽非景点,却也新鲜。她们这个团有四十多位游客。我问她,让你们看医院,大家能不能接受?她说,当时不少同游者觉得这安排有点意思和回味,与自己常去的医院相比,的确大不同。

  我也跟着回味起这件事。上医院看“安静”,倒也别出心裁,便想及医院带给社会的各种可能。

  如果说,医院有风景,那让人欣赏的或许是医生像个战士在患者身上寻找捕捉“坏蛋”的机智,病人的亲属报以理解、信任与鼓励;或许就是“有时去治愈,常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。这就是医生”(著名的特鲁多医生墓志铭)蕴涵的思索与情怀。这里有医学的局限性,这里更有医生的关爱心、病者的平常心。

  如果说,医院作风景,那建筑里面不只有诊疗室、手术室、重病监护室,还可以是“生命艺术馆”“健康文化馆”或者“疾病历史馆”,处其中而“认识你自己”。从中看见并接纳生命的来去,懂得并理解他人的不易。院落能是历史建筑,亦可以是公园、花园式的。看见宁静的绿树丛中的轮椅上慢慢转动的生命,轮椅旁娓娓的笑语,暖暖的抚慰。也还能看见,患者养病的恬淡,康复者退了病房、走出医院的舒坦。此番风景的主题词应该是:优活、善终,以及希望。

  如果说,医院成风景,我会遥看怀想它未来的更多可能。比如远程智能医疗。数字、图像、语音,可借助计算机、通信和多媒体技术,实现语音视频的实时传输。身心的一点不适和小毛病,用不着一次次跟很长的队挂号、就诊、缴费和取药;也无需再为上医院找不到车位、约不上专家号发愁。还有,家庭医生、私人保健医生的网络化、网格化服务普及开来,病人与医生无论网上还是网下,相逢有缘,相交友好,如师如友。从此没有了医患反目——医者仁心,患者心安,该是多么可人的景致。

  忽想到早些年,一些有识之士策划开发了“看大学游名校”的旅游产品。如上海交通大学、上海戏剧学院,稍远的如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等校园,迎来了无数寒窗学子和他们的家长。两件事放在一起看,异曲同工。我不能不为创意谋划者热情地点赞。他们研究现代人的需要与理想,以自己的方式,开掘了医院、校园存在的更多可能。他们开掘的,不正是生活之美好,以及对更美好的未来的想象?

(责编:杨迪、权娟)
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