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家庭医生”之辨折射出的民生学问

胡宇齐

2017年12月22日08:44 来源:北京日报

  这两天,“家庭医生”成了热门话题。据卫生部门发布,截至今年11月底,全国95%以上的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,超过5亿人有了家庭医生。消息一出,随即引发质疑,很多人反问:我怎么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家庭医生?

  毫无疑问,处于舆论暴风眼的,就是“家庭医生”四个字。一听到这个词,许多人脑海中即刻浮现起西方影视剧中的私人医生:随叫随到、态度谦和、熟悉患者病史、在家完成诊疗……然而,从卫计委的后续回应中可知,此“家庭医生”非彼“家庭医生”,更不是私人医生,那些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的全科医生,其实就是大家熟悉的“社区医生”。直到此时,不少人才恍然大悟,更有人指出,“家庭医生”不过是延续下来的旧称,即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完全不是影视剧里那般。如此看来,这场纷争很大程度上是认知差异惹的祸。

  但话又说回来,这种统计数据与百姓感受的偏差,并不鲜见。尤其在民生领域,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、人均收入等,一经发布总会引起一番波澜,不乏有人大呼“不可信”“被平均”“被代表”。误解的背后,往往是两套“评价体系”的冲突。统计数据只是对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描述,而老百姓的个体差异无法一一囊括其中,地域、年龄、职业、偏好等不尽相同,主观感受自然相去甚远。以CPI为例,它是各类消费品的加权平均值,而百姓对物价的直接感受可能就来自“菜篮子”。客观说,统计数据与个体感受总会有一定误差,无法要求严丝合缝。但若偏离过大,则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,不信任感也会因此而产生。

  “数据感受差”天然存在,但“5亿人有了家庭医生”遭遇如此吐槽,也提醒我们,办好民生实事当真是门大学问。好事没办好,也会落个“差评”。对办好民生实事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“既尽力而为,又量力而行”。谈“尽力而为”,是说不可“能而不为”,必须拿出实招、干好实事,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;谈“量力而行”,是说不可“吊高胃口”,中国的家底虽然比以前厚了,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,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。那些不顾现实条件、超越发展阶段的过高承诺,虽然看上去很美,在现实中却无处安放;一味寅吃卯粮、竭泽而渔,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公信力,以及人民的长远利益。

  民生实事要办好,更要表达清晰、做好沟通。如今,“信息公开”早已嵌入政务运行的方方面面。信息发布绝不是自说自话,更不是将数据抛出来了事,必须加以准确的概念界定,配套充分的阐释说明,有意识地与公众情绪交流、与社会舆论对话、与利益群体沟通,体现出为民办事的诚意。就拿此次来说,若一开始就将“家庭医生”的概念说明白,将现阶段的服务水平、未来的改进方向讲清楚,或许也不至于被舆论推至风口浪尖再来“打补丁”了。有研究者坦言,“真正意义上的稳定是一种心理期许”,而信息发布正是“预期管理”的重要途径。多做有目的性、有引导力、有对象感、有效果意识的公开,方能避免政民关系间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。

  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牢骚声中看数据,既要承认数据本来的合理之处,更要知晓人民期待改善的迫切心愿。这里头的为政学问,需要有关方面好好体会。

(责编:崔元苑、权娟)


相关新闻